省际对口支援项目工作总结

发布于: 2016年7月5日
分类: 对口支援

黄陵县人民医院接受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省际对口支援项目工作总结

(2013-2015)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县级医院建设与业务发展,我院于2013年开始实施了“省际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项目,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为我院的支援医院。项目开展三年来,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共派出8个专业的6批医疗队,18名专家支援我院,医疗队在我院开展了临床教学、技术培训、业务查房、操作示教、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等工作,使我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得到了迅速发展,医疗质量管理得到了显著提高,诊疗范围不断拓宽,技术实力明显增强,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我院非常重视“省际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作为受援单位,医院领导十分珍惜这次机会,为确保受援项目的稳固有效开展,积极主动与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领导商讨受援工作计划,两院领导及部分科主任多次交换到对方医院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根据我院的技术、设备、人员梯队和业务工作发展实际需要,在认真考察、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作任务,并充分论证、协商制定了受援项目和实施方案,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对口支援领导小组,设立了“对口支援办公室”。两院签订《省际对口支援协议书》,为确保受援项目的如期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项目完成期间,两院领导及时沟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受援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总结分析前期医疗队工作经验和项目完成情况。

    二、携手共进,绩效显著

    项目实施期间,工作队专家在我院担任所在科室名誉主任,其主要工作任务:一是指导学科建设,使所在学科技术水平、服务能力在专家服务期内能有明显提升;二是指导协助开展新技术新疗法,专家服务期内使所在学科至少开展一项以上新技术新疗法;三是提供所在学科业务急需的技术支撑,开展相关业务及适宜手术;四是指导所在科室科研工作,申报省、市级科研项目,完成科研成果,并争取获得省市级的科研奖励;五是为所在科室培养学科带头人及业务骨干,所在科室经常性的开展学术活动,举办全院性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每月不少于一次;支援医院专家积极主动全面接受我院的领导,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遵守职业道德,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积极帮助健全各类技术规范和工作制度,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深受领导、职工和广大患者的肯定和欢迎。

    通过医疗队不懈努力和我院的积极配合,我院2014年门诊142847人次,入院8641人次,手术879人次,与2013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61.66%、49.24%、99.32%。2015年上半年门诊72883人次,入院3371人次,手术378人次,与2014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23.87%、23.80%、24.756%。各项医疗质量指标均达标,其中三日确诊率99.78%、治愈好转率98.11%、病床使用率达127.91%。这些数据充分说明省际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积极为我院培养中层干部、学科带头人及业务骨干。实施“请进来、送出去”对口支援方案。我院先后委派张庆梅、韦秀芹、梁娟等中层干部赴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交流学习,从而充实了我院的中层干部力量并为医院带回了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同时委派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赴扬州学习,以充实临床专业技术力量,为我院的长远发展储备充实的技术力量。

    2、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支援期间各科室开展了以前从未开展过的诊疗项目和技术,从而填补了我院乃至周边毗邻县级医院的技术空白。如我院外科在普外科专家胥广才、刘忠两位主任的带教下开展了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填补了我院此项技术的空白,造福了县域及周边地区的患者,使患者在家门口享受了三级医院的技术资源,减少了花费,省去了异地手术的很多麻烦,真正解决了“看病难”的实际问题。目前我院外科医生已能够独立开展此项手术。影像科施长华、黄华两位主任支援期间,协助科开展“增强CT扫描”新业务,在日常工作中为“规范报告和阅片技巧”做了大量的工作,提高了影像科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内分泌科孙枫、赵郁松主任将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新进展带给了每一位医生,开展“胰岛素泵应用”新技术,并通过查房和每周开展学术讲座,让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共同参与,使大家认识到科学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性,并学会了如何通过饮食正确控制血糖。

   3、支援专家在我院对口专业科室开展临床诊疗工作,为疾病诊疗提供技术指导并参与日常业务工作。支援医疗队在我院共开展手术319台次,其中示教手术52台次,阅读X线、CT片1万余张,通过帮扶,我院诊疗工作质量明显得到提高。

    4、支援专家不仅直接参与本专业业务工作,并在相关科室范围内组织临床教学查房、业务讲课或操作指导,给临床医护人员进行了“缺血性脑卒中的规范化治疗”、“酸碱平衡、血气分析”、“Ⅱ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及围手术期管理”等项目的授课,进行全院性业务讲座118次,培训医务人员3540余人次,大大提高了我院医务人员的理论水平。

    5、积极参加科内及相关科室的会诊和病案讨论,共参与各种会诊及疑难危重病例讨论254次。

省际对口支援情况统计表(2013-2015年)

统计项 数据

2013-2015年累计派驻人员(人次) 18

其中 医师(人次) 18

护理人员(人次)

管理人员(人次)

2013-2015年县医院累计派出学习人员(人次) 6

派驻人员

工作情况 诊疗患者

(人次) 门、急诊患者 24806

住院患者 216

开展住院手术(台次) 319

会诊(人次) 254

培训县医院医务人员(人次) 3540

县医院受援后变化情况 新建临床专科(个) 3

开展新适宜技术(个) 6

开展新项目(项) 59

    三、克服困难,购置设备,为医疗队开展技术项目提供支持。

    为满足医疗队开展新技术新疗法项目需要,医院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三年来先后投资了1821.3万元,购置了:腹腔镜及消毒设备一套、数字胃肠机、超声骨密度测量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程C-蛋白反应测试仪、红外乳腺检查仪、检验科、放射科开展新技术项目相应具备的试剂、器械器材等,为开展医疗技术项目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保障生活,规范考核。

我院尽力为专家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根据医疗队成员情况为专家们在就近租赁三居室一厨一卫套房住宿,配备有电视、空调、浴室、厨具等生活用具,保证他们的生活条件,使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整。如电视、沙发、灶具、网线等,为医疗队成员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为解决医疗队成员生活单调、人地生疏的问题,我院利用周末、节假日安排支援专家游览我县的名胜古迹、红色旅游地和陕北的黄土高原景观,使大家尽快熟悉当地风土人情和民间风俗习惯。医疗队成员迅速进入角色状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医德医风,娴熟的医疗技术,全身心地投入到业务工作中,为我院业务技术的发展及广大患者的诊治做出贡献。同时,积极做好支援医疗队员的管理工作,加强与支援医疗队的协调沟通,及时了解和掌握支援医疗队员的工作情况,每月按时向支援医院汇报支援队员的工作、纪律、生活情况,并加强信息反馈和宣传力度。根据支援计划和工作进展,定期分析和研究对口支援工作,及时改进和调整工作对策,完善工作措施,健全工作制度。准确记录每位支援专家的工作及考勤情况,对支援专家进行严格考勤、考核。

    回顾过去工作,我院作为受援单位和受益者,深切地感受到实施“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是新时期党中央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大决策,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基层医院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一项亲民、爱民、利民、惠民的德政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在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乘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东风,把握机遇,开拓创新,借助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技术优势,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让广大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黄陵县人民医院

                                                                   2015年9月30日